京教研[2017]9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意见的通知
京教研﹝2017﹞9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现将《关于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高校根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2017年6月7日
关于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北京高校学科齐全,人才智力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基础前沿领域、重要战略领域积聚了较强的创新潜力,具备了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为在今后一段时期持续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引领水平,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我国科技创新正由“跟跑”逐步向“并行”、“领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中高速、中高端、新引擎”的新常态。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给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北京高校应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机遇,围绕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目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聚焦需求和问题,科学规划,超前部署,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成为国家和北京市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发展、科教融合的指导方针,以国家和北京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北京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
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人才辈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高质量创新项目得到系统整合与优化,高校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服务水平显著增强,有效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力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支持高校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着力增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力争在基础前沿和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新思想和新成果,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北京高校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
——科技队伍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做出卓越贡献的顶尖人才,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一批具有深厚功底的名师大家和传承创新的艺术家,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壮大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创新链条,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创新管理服务水平。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以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建立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科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四、主要任务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着眼未来、明确定位、优化布局、创新管理,加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集聚资源、服务需求,打造创新发展战略支撑策源地;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构建系统高效的科研项目体系,尊重创新规律,完善北京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高校创新环境,完善评价制度,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科教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学科发展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一)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领前沿强服务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和北京市战略需求,本着“集成资源、整合增效、服务发展”的原则,加强顶层规划、组织预研、创新机制、优化布局,围绕关乎国家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领域,推进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培育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学大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资源聚集效应,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全链条支撑引领能力,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1.推进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提升高校战略支撑能力
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前沿引领、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型高端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深度参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学术和人事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科研人员创造活力,打造顶尖人才密集、创新高度活跃、成果贡献突出的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树立相关学科领先地位,提升高校在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战略支撑能力。
2.加强北京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实验室以提高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宗旨,围绕前沿科技和行业需求,协同多方创新力量,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协同攻关,已成为北京高校服务国家和北京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聚焦前沿发展和国家战略新需求,进一步加强北京实验室体系建设,整合优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升级或新建一批北京实验室,完善布局、扩大开放、动态调整、滚动支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突出学科优势、强化技术源头供给、解决发展重大问题,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整合优化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挥高校多学科协同、交叉优势及在行业产业方面的技术、理念引领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技术,鼓励高校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中试、孵化及产业化发展,打造北京高校科技开发、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能力
深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改革,建设现代科研管理体制,加强资源优化整合,改进科研组织方式,建设创新平台,优化项目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创新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完善符合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的新型科研组织方式,按照“高端、聚合、原创、引领”的理念,注重积累,鼓励创新,强调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协同创新,建设一批北京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发现、汇聚和培养一批名师大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打造经典力作,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学科优势,优化人文社科项目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立足发展实际,融通古今中外,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教化育人功能,着力培养传承创新的高水平人才,大力提升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能力。•
5.加强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打造高校科研重器
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市属高校基础,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在市属高校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积极培育、参与、承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北京高校科研重器,促进北京高校引领科学发展前沿,建设、发展新兴交叉和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和聚集学术大师,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二)构建高效科研项目体系,育人才出成果
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实际需求,遵循科研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构建高效的科研项目体系,系统实施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和科研计划重大项目计划,发挥科研项目牵引作用,扶持青年人才、支持中青年英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1.实施科研计划一般项目,扶持青年创新人才
青年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动力最足、活力最旺和最具潜力的战略力量,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人才储备。根据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一般项目,不断创新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措施,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鼓励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个人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大胆开展自由探索,通过探索与尝试,提升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未来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2.实施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中青创新英才
中青年英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在科技前沿或重要领域产出重要成果,培养新人、提携后学,推动国际科研前沿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向科技前沿和重点发展领域,实施科技重点项目,加大对已经取得一定水平科研成果、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培养,引导他们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瞄准学术前沿、围绕国家需求,带领青年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与科研攻关,成为未来高校科技的中坚力量。
3.实施科研计划重大项目,造就创新领军人才
领军人才是全面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先行军,在其从事的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和学术造诣及深远的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拓新领域或新方向。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学计划,实施科技重大项目,支持高层次创新人才领衔团队,开展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未来研究和前沿科学研究,造就一批卓越领军人才,力争在科学前沿或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成为未来改变创新格局的战略力量。
(三)加强创新制度建设,创环境激活力
1.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创造活力与动力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预算管理,建立符合高校科技创新规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探索采用后补助、间接投入等科研支持模式;完善保障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协调发展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扶持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非共识项目,营造宽松创新环境,使高校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创新活动。
2.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回归科技创新本质
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激发活力、潜心研究、追求科学本质、追求卓越创新的学术环境。探索建立涵盖创新质量和水平、贡献和影响、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科研诚信等内容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分类评价体系,改变科研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问题倾向,使科研回归初心,创新回归本质。
3.优化学术氛围,支持高校追求卓越
弘扬科学精神,鼓励自由探索,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诚信求真、风清气正的创新氛围。创新源于探索,支持高校营造自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瞄准科学前沿、服务重大需求。弘扬高尚的创新文化,营造参与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四)着力推进科教融合,建机制育人才
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支撑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科技工作必须与人才培养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有机统一。要通过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支撑高水平学科发展,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快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向教育教学资源的转化,加快创新研究成果向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转化,探索用科研计划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研究生或本科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加快最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向人才培养开放的长效机制,把科技创新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统筹,优化管理。市教委负责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等,各高校是各类平台和项目的承担单位,负责具体实施,组织协调、过程监督和管理服务工作。
(二)加大支持,简化评估。确保经费投入的持续稳定,改革经费投入管理机制,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化项目和平台的周期性评价体系,简化评估环节,为科研人员创造稳定创新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倡导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忠于真理的科学精神,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制度,形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