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keyanchu@bigc.edu.cn
科研动态首页 >>科研动态 >> 正文浏览

【学科建设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讲座举办发布时间:2023-01-14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录入:吴翰洁 唐钰龙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水平,提升学生学术能力,1月11日晚,科研处、出版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第二次辅导讲座,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受邀分享了“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讲座,学校相关学科近200名师生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由出版学院副院长李德升主持。

讲座中,李志刚详细回顾并解读自己近20年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裂变型创业”研究的经验体会,从“扎根方法结缘、扎根方法追溯、扎根研究过程、扎根研究举例、扎根研究关键”五个方面对扎根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李志刚分享“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在对扎根研究过程的介绍中,李志刚强调了“译码”在扎根研究中的重要性,解释了“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等重要概念,借助“知识漏斗模型”介绍扎根探索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并以过去所做关于“海尔裂变创业”“蒙牛系裂变创业”等扎根研究为例,展现了扎根研究的完整过程,强调了“译码”和“概念”在扎根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李志刚指出,扎根研究的关键在于“理论抽样、理论触觉和撰写备忘录”,因而扎根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质化研究,这一方法十分依赖研究者对事件的洞察力和概念化能力,并要求研究者具备乐观态度,自信能够创造和掌控未来。李志刚最后总结道,扎根研究就是要探索未知,并构建理论。扎根研究应当应用于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并提出了好故事的三个标准,即“详尽、简单、可信”。

介绍扎根研究过程

在互动提问环节中,李志刚描述了扎根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阐释了理论抽样与信度和效度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编码的相关建议,并提醒研究者注意收集一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

李德升在总结中指出,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高度相关,鼓励师生深入研究扎根理论。

简介

李志刚,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长期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展裂变创业研究,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